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8种有效方法,预防马铃薯粉痴病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建锐
    2017-03-12 09:22:27   转载

    8种有效方法,预防马铃薯粉痴病

    2017-03-04 马铃薯种植管理与行业观察

    摘要:马铃薯粉痂病是”不病则已,一病难治“,希望种植马铃薯的种植户和企业在种植时就要作好防范措施。



    一、发病症状

    1、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,有时茎也可染病。

    2、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,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,后小斑逐渐隆起、膨大,成为直径3—5mm不等的“疤斑”,其表皮尚未破裂,为粉痴的“封闭疤”阶段。

    3、随病情的发展,“疤斑”表皮破裂、反卷,皮下组织现桔红色,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(孢子囊球),“疤斑”下陷呈火山口状,外围有木栓质晕环,为粉痂的“开放疱”阶段。


    4、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。


    二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

    1、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在土壤中越冬,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。

    2、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靠种薯的调运;田间近距离传播则靠病土、病肥、灌溉水等。

    3、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—5年,当条件适宜时,萌发产生游动孢子,游动孢子静止后成为变形体,从根毛、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。

    4、到生长后期,原生质团又分化为单核的休眠孢子囊,并集结为海绵状的休眠孢子囊球,充满寄主细胞内。

    5、病组织崩解后,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。

    6、土壤湿度90%左右,土温18—20℃,土壤pH4.7—5.4,适于病菌发育,因而发病也重。

    7、一般雨量多、夏季较凉爽的年份易发病。本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及初侵染病原菌的数量,田间再侵染即使发生也不重要。 

    三、防治方法

    1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,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,禁止外调。

    2、 马铃薯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,播种时最好选用抗病品种,如抗马铃薯疮痂病,最好选褐色、厚皮品种。


    3、马铃薯疮痂病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易发病,为防该病,最好在土质偏酸的土中种植。


    4、而对于易在偏酸性土壤中发生的马铃薯粉痂病,可用2%盐酸溶液浸种,淘汰病薯后晾干播种。


    5、多施腐熟后的有机肥,可抑制发病。


    6、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,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,轮作时避开茄科作物,与豆科、百合科、葫芦科轮作较好


    7、增施基肥或磷钾肥,多施石灰或草木灰,改变土壤pH值。


    8、加强田间管理,提倡高畦栽培,避免大水漫灌,防止病菌传播蔓延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